(通讯员 王斯洋)5月17日,东莞市第六高级中学教师蔡小蔓以“化学教学:从真实情境到学科理解”为题在腾讯会议为ABG欧博官网师生作线上专题分享,欧博ABG官网登录部分本科生、研究生参会,本次报告由李佳老师主持。
蔡小蔓老师专题分享
蔡小蔓老师首先讲述了高中化学的课标要求,重点解读了“创设真实问题情境,促进学习方式转变”和“增进学科理解,提升学科理解”,指出教师应重视创设真实且富有价值的问题情境,从科学技术、社会生活等方面着手提出具体问题,引导学生查阅文献,自主探究,在探索疑难中掌握学习方法,理解学科知识,培养核心素养。蔡小蔓老师以“氢氟酸刻蚀玻璃”和“重铬酸钾酒后驾驶”两个案例具体展示了情境素材的使用,认为中学教育工作者应积累、挖掘、开发课标中的情境素材。
蔡小蔓老师解读问题情境
随后,蔡小蔓老师分享了自己的多个课例。如在《苯酚》课堂上以苯酚软膏这一生活用品引入与知识连接,探究“绿豆汤变红的原理”,以生活情境拉近了知识与学生的距离,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推理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在“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步骤与方法”的课例中,蔡小蔓老师直击传统教学平铺直叙的痛点,以课前读本资料阅读的方式沿着读本线联系知识线,推动学生化学大概念的形成,强调教师应注重对引导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蔡小蔓老师还分享了自己衔接课教学的一些思路,如在有机和结构的衔接中用“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解决有机物共线共面问题”,从基本模型到动态模型,最后扩展应用层层推进;在“相似相溶”原理中以不同章节的实验为例找到共通点;在电离理论和阿伏伽德罗定律的讲授中采用历史人物的认知轨迹解读抽象的理论,帮助学生认知的形成;在“从原电池到化学电源”这一课例中,从新能源汽车和生活中的电池的发展切入激发学生兴趣,通过诺贝尔化学奖锂离子电池的视频启发学生思考,构建知识框架。
蔡小蔓老师分享具体课例
蔡小蔓老师讲述了自己从教以来的心得体会。一是要建立自己的资源库例如手写教案,好题好文等,蔡老师分享了自己的手写笔记和备忘录,说明了整理资料的重要性。二是注重平时的思考,包括对知识点的思考,对论文的阅读,在思考中形成简单的思路使学生易于理解。三是教研相长,在阅读论文的过程中记录下创新点,也是创作论文的机会,还能提升学科理解能力。
最后,蔡小蔓老师耐心回答了同学们的问题,并结合个人教学经验,给师范生们提出很多建议。至此,本次专题报告圆满结束,与会的同学们均表示获益良多,自己也加深了对于创设真实情境和学科素养的理解。
审核:原弘